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天地 > 中医养生

什么是“禅”?中医人不可不知

作者:梁世杰来源:官网时间:2020-05-08 21:58:38

 QQ浏览器截图20190103223034.png

 

什么是“禅”?中医人不可不知

 

作者:梁世杰

来源:老梁谈养生栏目

 

 

上篇老梁文章谈到了学中医,用中医需要悟门而入。又谈到了禅修是提高悟性的法门儿。明白了中医这一学科的高度哲学性这一特点。我们就不得不学习禅修。来提高自己的悟性和智慧。

 

 

 

实际从古到今,无论是道医, 佛医还是儒医,都特别注重禅修,虽然具体在称谓上有:禅定,观止,打坐,坐禅,内省等不同的概念,但是内涵是一致的。这次老梁重点讲一下什么是禅,来加深大家对禅修的体悟。

 

据说“禅”这个字起源于古印度,是“禅那”二字的简称,意为思维或者静虑。用中国佛教的话说,就是“禅定”。

 

 

 

“禅”这个字最初传入中国的时候,其语义并没有今天这么丰富,它最初的意思是:安那般那。

 

“安那般那”以数息观、循身观为主的修习方式,也就是现在南传佛教所强调的“四念住”。

 

但“禅”这个字传到中国以后,特别是被禅宗使用了以后,“禅”的内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不再像“安那般那”那样慢慢的培养禅定,一步一步的修习四禅八定,而是加入了开悟和明心见性的禅观,直指人心。

 

 

 

因此,“禅”在禅宗这里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那么,在佛教之中,何谓“禅”呢?真懂的话,就是觉悟了。

 

其实所谓的“禅”,就是六祖所说的:“吾宗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论禅定解脱。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

 

正是因为六祖深刻的领悟达摩祖师禅法的精髓,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手眼对于达摩禅法的继承与创造性的发挥,直接将历代学佛之人执着于经书文字之中解脱出来,因此,“禅”对于中国文化的贡献,不只是创造一门学问那么简单,它还直接粉碎了中国历代以来知识分子的那种僵化的固有思维。

 

 

 

因此,禅宗所谓的“禅”,早已超越了最被所固有的意义,甚至可以说,它超越了“文化”和“学术”的范畴。所以说,无论是“禅学”或者“禅文化”都不是“禅”的全部,因为“禅”不只是知识或者觉悟成佛的法门,它还有一层更为重要的功能就是:解缠脱缚的功效。

 

这是任何词语所不具备的。

 

 

 

对于学佛之人来说,“禅”的真实含义不能继承,只能靠悟,而悟则有高有低,说高,“禅”的境界无止境,说低,它也能让痴迷,困在其中,难解真意。

 

微信图片_20210307111945.jpg

 

相关资讯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