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东苍:论中医药在当代癌症防治与康复中的优势浅谈
作者:郑东苍来源:官网时间:2020-05-08 19:14:00
「世中联国医堂馆委员会2018年学术年会 (参会论文)」
论中医药在当代癌症防治与康复中的优势浅谈
宝鸡天益中风痹病研究所 郑东苍 贺宽英
(中国.陕西.宝鸡.721006 . 通讯:13992779939.0917-3307389)
人类在征服与战胜癌症的道路上经过近百年的艰苦探索,研究,发掘,开发出现代三大防癌抗癌疗法(手术、放疗、化疗及生物免疫疗法)。为人类的抗癌事业作出了辉煌贡献。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医药疗法在癌症的研究领域中也发挥出巨大的优势作用。然而,直至21世纪的今天,癌症仍甚猖獗,癌症发病率仍继续上升,癌症死亡率仍居高不下。
《人民日报》报道:在2015年10月16日首都国际癌症论坛会上,中国抗癌协会秘书长王瑛说,据2012年癌症有关报告显示,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337万,死亡约211万。癌症已成为我国疾病死亡第一大原因,死亡人数占全球癌症死亡人数的四分之一。王瑛说,癌症已成为一种慢性疾病,大多可防可治、重视预防、重视筛查,可使大部分癌症得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从而降低癌症死亡率。
一、 传统中医药在癌症治疗与康复中的对策与优势
中医药学(包括传统的非药物疗法及自然疗法)。我国历代医学家根据自己长期的临床经验,创制出了许多对肿瘤有效的治疗方药与方法,如药膳疗法、食物疗法、药茶疗法、蔬果疗法、精神心理疗法、针刺疗法、体育疗法等。
中医药对癌症的治法所遵循的扶正祛邪、调整阴阳、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治疗原则,不仅为越来越多的当代西医所认同,而且为世界医药学专家、学者所推祟呼吁中医药与手术、放疗、化疗、免疫等疗法相结合,多法联用的综合治疗必将在防治癌症中发挥巨大优势作用。
由于当代医学手术、化疗、放疗对癌症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的沉重打击,很多患者的生存质量迅速下降,病情进展较快。面对大量Ⅲ-Ⅳ期中晚期肺癌及淋巴癌患者,仍缺乏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据不完全统计,这些癌症晚期患者的半数以上转向中医治疗,其中绝大部分为难治或复发患者。此时,企图采用任何治疗手段达到癌灶消失的目的已不可能,杀灭瘤灶已不是治疗的主要目的。多年来的临床实践证明,中医药在稳定病灶,调节身体机能,提高免疫功能,改善临床症状,增加食欲,减轻放化疗毒副作用,延长“带瘤生存”时间等方面却有独特疗效,确实有很多患者在治疗中受益。20多年来,我们研究所始终运用江阴天江中药配方颗粒制剂,在临床治疗调理了数百名中晚期癌症患者,有胃癌、肝癌、肺癌、胰腺癌、直肠癌、膀胱癌、宫颈癌、前列腺癌、脑胶质瘤、恶性淋巴瘤等。这些癌症患者都是省、市大医院正规诊疗过的,有的是手术后身体虚弱、气血亏虚请求纯中药调治;有的经放化疗后体质下降如恶心呕吐、纳差厌食、神疲乏力、脱发、失眠等,我们采用天江中药配方颗粒制剂以补气养血、健脾和胃、增强体质;有部分患者是经医院系统治后效果欠佳,被劝出院等待死亡的患者,他们慕名寻求中医中药调治。经辨证施治后使患者减轻或缓解了疼痛、发烧及并发症的极度痛苦症状。 在抑制肿瘤发展、改善生存质量等方面显示出滿意效果和作用,频频受到患者及家属交口称赞。
中医治疗属于整体诊疗观念,其疗效也是整体现显的,不能单纯以局部瘤体的变化程度作用判定依据。大量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显示,中医药在肿瘤治疗与康复中的疗效与以杀伤癌细胞为目的西医疗法疗效完全不同。其治疗功用可概括为:
一、中医药防治能够明显改善肿瘤患者的症状,稳定病灶,增强体质,提高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顺利接受各种治疗;
二、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功能;
三、增效减毒,与放化疗法结合可明显减少其毒副反应发生率;
四、治疗并发症,如缓解癌症发热,减轻癌症疼痛等;
五、延长部分患者生存期;调节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存质量等。
事实证明,解决健康问题的捷径,绝不仅在医疗上,而在生活方式和餐桌饮食上,因为我们吃错了。其实天然的植物性食物就是这种非常理想的癌症病人的最佳食品。因为当癌症的传统治疗法,如手术切除、放疗、化疗已在执行了50多年后,几乎已走入瓶颈,无法再提升或改善癌症患者的命运时,却让许多科学家发现植物性来源的食物作用,它所含藏防癌有效成分的重大秘密。世界抗癌组织的专家经大量科学研究表明。水果,蔬菜在癌症发生、启动和发展的三个阶段,都具有抗癌作用。许多蔬菜不仅能预防癌症的发生,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治疗癌症。纯粹的植物性膳食,对于恶性肿瘤病人而言,就是天然的化学疗法、手术疗法、靶向治疗和中医药疗法,尽管发挥作用的过程比较漫长,但是几乎没有什么毒副反应和不良影响。这真可谓:回归天然,纯粹植物,清气除秽,扶正祛邪,蔬果素疗,药食同源,中西结合,预防治疗,融为一体,国泰民安,健康中国。
二、 石破天惊……膳食营养与疾病关系的惊人发现
美国T.柯林.坎贝尔博士的《中国健康调查报告》获得了中国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在2006年此书就在我国出版了。但是我国各界真正了解坎贝尔健康理念的人却为数不多,在这些为数不多之者里,作为癌症治疗医生、癌症病人及亲属又有几人?如此最根本彻底、最为有效、最少痛苦、最低花费。最为省事、最少毒副作用、最为健康的治疗妙法,难道仍不能令人升起康复的信心吗?解决癌症的根本妙法,其实不在灵丹妙药和先进技术上,而在我们日常的生活方式和餐桌上。正规的手术、放疗、化疗只是治标的手段,而非主流的中医药食疗法才是治本的大道。
坎贝尔教授说:“过去45年的科研生涯告诉我,现在必须要告诉人们如何避免诸如此类的悲剧了。科学真理已经揭开,但是还需要向大众广为传播。我们不能听任这个世界再这样发展下去,现状得不到改变。现在是站起来,澄清疑虑和掌握我们自己健康的时候了”。
关于癌症与动物性膳食的关系,正如坎贝尔教授所说:“这并不是因为缺乏这方面的研究,实际上,有关的研究工作已经很多了。我们对营养与健康之间的关系所知甚多,但真知灼见往往被无数的误导性信息、甚至是有害的信息所掩盖。这些有害信息包括伪科学、流行的所谓饮食风尚和食品工业的虚假宣传。这些所谓潜规则,癌症患者和家属到了应该清醒的时候了。真是具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味道。我们必须了解:为什么这个社会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虚假信息?为什么我们对如何研究膳食和健康之间的关系,如何促进健康以及如何防止疾病总是产生误解?现在已经有充分证据证明,调整膳食是治疗癌症的可行性方案之一。因为这类膳食在预防肿瘤方面有令人难以置信的效果。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研究员陈君石教授说:“坎贝尔教授是一位国际知名的营养学家,他对营养学,特别是对膳食营养与慢性疾病关系的研究成果引人瞩目”。《中国健康调查报告》提供有强有力的证据,它无可辩驳的证明: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调整膳食来防治心脏病、癌症和其他疾病。《中国健康调查报告》是当今蒙昧世界的一线曙光,照亮了膳食与健康科学的殿堂,清晰地向我们展示了这个世界的现实。可实际上,坎贝尔理论在中国医疗届并未成为主流,这种现象也并不奇怪。
坎贝尔教授指出:“癌症的发病分为三个阶段:1、启动阶段:播种- 致癌物主导- 基因癌变;2、促进阶段:发芽- 促癌物主导- 肿瘤细胞;3、进展阶段:繁茂- 促癌物主导- 扩散恶化”。实际上,医生掌握的一切技能、技术和他们所接受的培训与知识都比不上指导病人选择正确的生活方式更有效。如果医院及医生以病人的健康为本,出于传统的“医者父母心”,悬壶济世之美德,那么他们一定会欣然接受推广中医传统药食疗法,其前提是他们了解并认可坎贝尔的癌症发生模型和运作机制。遗憾的是,医疗界的现实并非如此美好,于是就会出现如下现象。第一,如果承认纯素治疗是癌症治疗的根本解决治本大法,那么手术疗法、化学疗法、放射疗法就成为症状解决治标技术了。癌症患者对于医生的依赖程度就会有所下降。第二,如果将纯素膳食疗法引入到癌症治疗中,很可能会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手术,降低化疗和放疗的次数,减少其剂量,缩短其治疗期间,这样也许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病人的花费和痛苦,同时也会减轻家庭和社会的经济生活负担。
三、正确认识疾病起因,用心对待自已患癌的态度
癌症≠死亡这不是一句空话。首先,正确对待自己得癌症的认识和态度。得了癌症怎么办?不要人云亦云,自己一定要动动脑筋,把头脑清理一下,冷静下来,正确研究分析自己得癌症的情况,客观的治疗。医学家经过千万次的探索、实验、研究,不仅认定癌症可治,而且可以采取多种有效措施,至少有80~90%的癌症是可以防范的。 疾病的起因断然不是单一因素而起,基因、环境、心灵、生活都有关联。树立坚定正确健康的人生信念,相信你的身体,是你迈向健康的第一步。接着,倾听身体的智慧,看它的变化疾病要为你带来什么样的讯息。解读这份讯息,它会帮助你更接近存在的真实智慧。当你建立这样的观念,你会珍惜疾病带来的讯息,让你拥有更好的生命品质。根据几十年来北京、上海、山东等3万多名癌症病友交流的经验,绝不是得了癌症都要马上死掉的,不是的。目前对于癌症虽然没有特别理想疗法,但我们可以采用取长补短的办法。北京抗癌乐园总结出一个抗癌模式----‘以健康的精神为统帅,以自我心理治疗为先导,
首先西医,结合中医,坚持抗癌健身锻炼,讲究膳食疗法,注意生活调理’。这些人都是这么做的,也都是这样走过来的。如果病人由于文化知识水平所限,或者根本就不愿意为自己防病保健一事操心费神,那么就只能依赖医生了。若癌症病人所依赖的是“明医”即真正明白癌症发生机制的医生,那么他就幸运了。若癌症病人所依赖的是“名医”,即虽然名气很大,但并不真正明白癌症发生机制和饮食与疾病相互关系的医生,那么病人能被治愈的概率就同癌症患者的平均存活率差不多了。
四、新时代身心灵整体的健康观使生命得到更新
心身医学神经免疫学的研究越来越能证明,癌症事实上是一种心身疾病,人类在生命中面临到无路可走的绝境,才是最重要的致病原因。心理学家经大量的研究后发现:癌症病人在尚未发病前的6-8个月,通常都遭遇过生命中极为严重的情感创伤,因此造成抑郁、绝望和难以发泄的悲痛,在情绪无路可出的情况下,恶化成癌症。事实上,癌症是一种多重油门,多重刹车的疾病,并不容易产生。化学致癌物质,放射线,遗传素质或病毒感染都是致癌因素,却不能单独引发癌症,正常情况下,人体免疫系统可以及时识别癌变细胞,立即消灭或抑制,除非人体的免疫力下降,癌变细胞才会不受限制地无限增长,引发癌症。在处理癌症时,化学和放射疗法及手术面临的困境是可以理解的,这些方法可以切除已长出的癌细胞,却不能让病人体内不再长出癌细胞,因为病人根本的生存困境没有被解决,他对生病的绝望仍不断的暗示身体毁灭自己。然而,目前癌症治疗面临最大的困境正是:我们发现了心灵的力量对癌症的主控能力,却很少在癌症的治疗中加入心灵的治疗。对癌症病人来说,真正该治疗的是受伤而绝望的心灵。自我放弃而顾觉得生活方式,缺乏人生目标的无望感,无法唱生命中最想唱的歌的失落感,药物、化学和放射治疗都只是辅助,它无法修复被杀死的细胞,也无法抑制癌细胞。
总之,癌症的治疗与康复是人格整体改变的历程,治疗与康复的关键一定要从这个人的心理、心灵及生活模式着手,否则再高明的医药也只是治标而已。因此,医师在这段疗程中除了切除和抑制的治疗外,更应该帮助病人了解自己,引发病人对生命的热爱,积极地求生,而不是停留在对抗癌症,这样就有机会激发病人的自愈能力。我们研究所20多年来在社区运用中医药(江阴天江中药配方颗粒)、心理、心灵、人生观、价值观及生活方式综合治疗,临床实践和经验总结体会浅谈。籍此与各位同行前辈专家老师学习交流参考。
参 考 文 献
《中国健康调报告》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6.9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优势病种研究》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10
《癌症治疗新概念与新方法》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10
《治愈癌症.救命疗法》吉林出版社2010.1
《我心医我病》北京华文出版社2010.01
《人民日报》2015.10.17报道
2018年9月20日 于中国.江苏.江阴会议学术交流论文
相关资讯推荐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