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药外包服务迎来发展良机
健客网社区
9月14日,齐鲁证券一份研报表示,医药外包服务(ContractManufactureOrganization,简称CMO)行业正迎来发展良机,国内年复合增速为17.8%。CMO企业具有生产和研发效率高,成本更加可控等独特优势,越来越多的制药企业选择与CMO企业合作。
医药CMO主要是接受制药公司的委托,进行定制生产服务,提供产品生产时所需要的工艺开发、配方开发、临床试验用药、化学或生物合成的原料药生产、中间体制造、制剂生产(如粉剂、针剂)以及包装等服务。
2011年全球医药CMO市场规模为319亿美元,预计2017年将达到628亿美元,年复合增速为12.0%。国内CMO行业也在快速发展,据Informa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CMO行业市场规模为22亿美元,预计2017年市场规模将达到50亿美元,年复合增速为17.8%。
随着大量药物专利到期、制药企业对于药物生产成本控制和生产效率要求的逐年提高,CMO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根据EvaluatePharma统计数据显示,在2009-2014年内全球有累计超过2000亿美元的创新药因专利权到期而失去保护,而2015年仍将有约440亿美元的药物面临专利到期的风险,未来将继续保持这种局面。受此影响,制药企业研发生产成本和风险越来越高,从而更加依赖于与第三方的合作。作为高效率、专业化的生产方,医药CMO行业价值凸显,维持高景气。
然而CMO行业集中度仍然很低,Business Insights统计显示2011年全球只有Catalent、Lonza、Boehringer、DSM、Patheon等5家CMO企业的医药外包服务收入超过了5亿美元。
由于欧美拥有高度发达的医药市场和数量众多的大型制药企业,因此欧美CMO企业起步早、技术先进、成熟度高,全球大型CMO企业也主要集中在欧美并占据了主要市场份额。不过,成本过高、早期创新工艺发展缓慢等成为欧美CMO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与之相比,中国和印度等作为人口众多、经济高速增长的新兴市场,CMO企业拥有工艺研发创新灵活、人力成本低、原材料价格低廉等优势,成长空间广阔。
由于国内CMO行业起步较晚,加上门槛高、政策监管以及跨国药企认可度不高等原因,国内CMO行业目前的规模还比较小。不过,随着中国的医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以及人才优势和成本优势的日益凸显,国内CMO行业将快速发展:Informa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CMO行业市场规模为22亿美元,预计2017年市场规模将达到50亿美元,年复合增速为17.8%,远高于全球12.0%的平均增速。
在国内,CMO企业主要包括博腾股份(300363.SZ)、合全药业(832159.OC)及凯莱英等。
信达证券认为,医药定制研发生产(CDMO)行业的价值链延伸是CMO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CDMO模式可以提升创新药商业化生产订单机会,附加值高,有助于提升企业盈利空间;另外同客户相互促进,提高综合能力,推动CMO行业从资本密集型向技术与资本复合密集型升级。
目前国内各家CMO公司也开始探索CDMO模式,实现医药研发与生产一体化,能够为药企提供从临床前研究到商业化生产的一体化服务,实现与药企在研发、采购、生产等整个供应链的深度合作。
作为国内CMO行业的先行者,博腾股份于2月份拟以2.6亿元并购与之长期合作的定制原材料供应商江西东邦药业,向上游整合中间体原料供应商,迈出了在CMO行业价值链延伸的第一步,并希望继续通过并购,打造世界创新药公司优选的“一站式”医药定制研发生产合作伙伴。合全药业则于7月首次获得日本药品及医疗器械管理局(PMDA)批准,为某新药生产GMP中间体,同时该公司也在积极推进CDMO模式的发展,促进CMO业务从资本密集型向技术与资本复合密集型升级。
目前国家政策也大力支持发展CMO行业,2013年初出台的《生物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将以CMO为代表的生物服务业列入国家七大重点发展领域之一。根据普华永道发布的《亚洲地区医药研发外包发展动态》报告,综合考虑成本、风险、市场机会三个方面,中国已经取代印度成为亚洲最受欢迎的医药外包服务国。